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详情 >

福寿园赴日本参加东京生命文化学院第三期高级殡葬培训班

时间: 2019-11-26

2019年11月15日—21日,东京生命文化学院举行以“精品墓园与环保葬”为主题的第三期高级殡葬培训班。福寿园国际集团河南区域总经理金磊屹,以及来自集团华东区域、安徽区域、山东区域、河南区域共9人参加培训班。在为期7天的授课过程中,来自日本殡葬界知名专家、学者以及相关企业负责人和学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培训课程结合实地参观、互动体验、专家讲座、专题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参训者进一步感受到日本现代殡葬服务业的发展态势和未来方向。

 

福寿园国际集团学员与讲师合影

 

零距离感知创新节地生态葬式

 

16日,学员们参观了由节地环保葬墓园设计大师、日本玫瑰园创始人中本隆久会长设计改造的两个环保墓园“镰仓安息之杜节地葬”、“七里滨海古寺显证寺环保树木葬“,中本隆久会长向学员介绍了两家墓园提升改造的过程,并将设计理念、产品规划、文化内涵等内容进行了分享。经过改造后的墓园,从园区环境到产品样式都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不仅让原本经营困难的墓园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优质的殡葬服务。大胆尝试全新的设计思路,对于今后墓园中滞销区域的改造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而古都镰仓七里滨海岸古寺显证寺环保树木葬更是日本陵园界节地葬的优秀代表,该墓园面积只有60平方米,但是经过精心设计和改造,通过边角区域的合理规划利用,使设计提升美感并创造价值,如今,这里可以为上千名逝者提供安葬服务。

 

中本隆久(右)与祭扫客户交谈

 

七里滨海岸古寺显证寺环保树木葬

 

随后,学员们参观了古都镰仓报国寺、净妙寺、镰仓大佛等日本著名历史文化景观,它们所具有的深厚历史底蕴以及展现出来的精湛建造工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镰仓报国寺内实景

 

镰仓大佛

 

17日,学员们首先参观了多磨陵园,这是日本最早的公园式现代陵园,距今已经有97年历史。多磨陵园是为数不多的由国家经营,并安葬了很多日本历史名人的陵园。多磨陵园早在20年前就建成室内葬产品,直到今天仍然独树一帜,堪称设计精美的典范。

 

多磨陵园一景

 

多磨陵园室内葬

 

当天,全体学员共同观摩体验了东京湾海洋葬活动。海洋葬是一种生态环保的安葬形式,东京湾海洋葬增加了更多人性化服务细节,提升整体仪式的尊贵感和体验感。温馨的仪式环节不仅是对逝者的尊重,更是对家属的慰藉。据了解,目前日本总人口数约1.4亿,每年的死亡人口数约为140万,占人口总数的1%,选择海葬安葬的人数约为1.4万,占死亡人口的1%。此次体验的这家公司已成立13年,2019年预计安葬600场。目前,在日本从事海葬服务的公司有100多家,每家公司都具有自己的特色,海洋葬虽是免费,但是附加的船只、祭坛、鲜花、餐食、祭扫等服务收入,保障了公司的正常运营。这恰好体现出市场的多样化,无论任何葬式,只要能精细化设计,展现出其价值,都会有市场需求。

 

 

东京湾海洋葬服务

 

多角度学习深度理论课程

 

18日,中本隆久会长为学员带来课程《玫瑰园是怎么炼成的》,他着重指出日本和中国一样都是一个很注重传统文化的国家,改造传统陵园必须要打破观念,勇于创新,大胆尝试,运用美好的事物营造优美的环境,将花园陵园的理念带给大众。

 

玫瑰园原首席设计师宫崎邦英先生带来课程《精品墓园规划和艺术墓碑设计》,他通过多个案例告诉学员们,打造精品墓园要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充分考虑到客户需求,兼顾美观和功能性,打造和提升自己的核心价值。

 

接下来,学员们在白井馆长带领下参观了学院主办地葬想空间,学习了解日本先进的葬仪文化和个性化服务,其对个人精神生命的诠释和理念的升华令人耳目一新。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城市殡仪服务的需求量增大,现有殡仪服务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追求,这也正是需要努力改进的方向。

 

82岁高龄的八木泽壮一老师讲授《日本火化文化和生态环保葬》,阐述日本火化率99.99%的历史变革与由来,以及世界生态环保葬的历史和现状。历史学家鹤间和幸教授讲授了《秦始皇之死》,让学员进一步感受到历史文化在殡葬行业发展中的重要影响。

 

19日,北川雅夫为学员们讲授《日本人的宗教和墓葬》课程,并亲自带领学员参观由建筑大师隈研吾先生设计的室内高科技立体墓苑“千日谷净苑——一行院”。该墓苑引领了室内祭祀的新方向,其建筑艺术、现代科技、殡葬文化的完美结合令人惊叹。设计手法新颖,建筑风格,自然古朴,并巧用立体空间打造科技感十足的多功能祭祀区,尤其是在细节处理、空间运用、建筑美学等方面独具匠心,给人以全新的观感体验,重新定义了人性化室内殡葬祭祀场所的文化内涵。

 

入口刷卡祭扫处

 

室内祭奠处

 

日本庭院设计大师枝洋一先生带学员们参观了小石川后乐园,该园建于370年前,建造过程中充分借鉴和学习了中国传统庭院文化元素,展现了东方文化的独特内涵。

 

“大堰河”景观

 

“屏风山”景观

 

枝洋一先生讲授了《庭院、景观、风水、自然》的课程,他认为“美不是感性,是科学”,并运用大量案例,阐述了庭院设计的相关手法和理念。日本著名的殡葬学家长江曜子院长带来《我家的百年老店是怎样炼成的》及《世界葬送文化》课程,分享其从事多年殡葬行业的心得体会,并认为“墓地不是商品,是生者寄托哀思的地方,是生者和逝者交流的场所”。

 

20日,学员们集体前往参观牛九净苑,园区规划设计极具特色,以不同的绿化品种配置,呈现出四季不同的色彩。园内大佛庄严肃穆,在追悼亲人的同时还可抄经静心,独具文化氛围。学员们参观了所泽西武陵园,该陵园内种植20种约800棵可以开花的树木,园区一年四季被鲜花环绕,多种样式的节地生态葬分布在园内,充分考虑到不同客户的需求。

 

居民游客抄写经文

 

学员们在大佛前合影留念

 

一周的培训课程紧凑而又详实,授课内容丰富而又生动,范围涉及殡葬文化、墓园规划、产品设计、人文理念等各个方面。作为世界范围内殡葬行业集约化、小型化、节地化、人文化发展的典范,日本殡葬行业所取得的成就给学员留下了深刻印象,学员们对于日本精品墓园与环保葬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通过学习日本殡葬行业的发展变化,学员们在开拓视野的同时,也开始不断思考。在中国殡葬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如何扬长避短推动精品墓园和节地环保安葬的进步,也将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殡葬人不断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