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详情 >

美公墓为华人市场转型

时间: 2014-04-04

 

【《洛杉矶时报》网站3月31日报道】)题:玫瑰山公墓培育中国客户

布鲁斯·拉曾比记得那个春天的早晨,当时玫瑰山公墓的管理人员聚集在会议室内,对周末发生的事困惑不解。

那两天,公墓迎来了大批中国扫墓者。他们的车绵延数英里。在许多墓碑前,人们摆起了令人不解的盛宴:水果、蔬菜、一次性塑料碟上的大餐。

工作人员后来得知,在清明节,中国人会清扫亲人的墓,并留下供品。

玫瑰山公墓执行董事拉曾比说:“当时,我们开始意识到我们的华人业务是多么重要。”

在玫瑰山公墓的历史里,他吸引的客户反映了这一地区丰富多彩的历史。

但在20实际80年代,随着大批中国移民通入圣加布里埃尔谷,玫瑰山公募发现,自己处于美国最大的华人聚居地之一。

玫瑰山公墓开始进行大转型,以争取日益赚钱的华人业务。一些家庭在这里购买墓地价格高达到了6位数。

自1991年以来,玫瑰山公墓说汉语员工数量增加了近7倍,达到了160人。主管人员还加了“风水”服务。

玫瑰山公墓前期规划顾问基尔·腾·李(音)说:“人们有时知道该怎么做,有时又不知道。我们帮助他们弄清楚。”

迈克尔·刘(音)拎着两桶水小心翼翼地向祖母的墓地走去。自祖母去世三个月来,他们一直忙于回顾中国古老的丧葬传统。在服丧期内,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严格遵守各种复杂的习俗。前七周内,每七天都要在墓地举行不同仪式。一些传统要求吃素,而另一些则规定必须移走家中所有的镜子。

他的家人轮流给祖母的墓地除草。刘说:“某些事我们必须照做。”